新跳水女王陳若琳 歷苦痛失意後重生

黃金右腳 @ UPower

中國跳水名將陳若琳在里約奧運的女子雙人跳水10米跳台決賽中,與拍檔劉蕙瑕勇奪冠軍。23歲的陳若琳亦追平大師姐吳敏霞的紀錄,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奧運「五金王」。耀眼的頭銜背後,絕非天才的爆發,而是她從小苦練和苦忍傷病痛苦換來的成就。

陳若琳(右)與劉蕙瑕(AP圖片) 陳若琳(右)與劉蕙瑕(AP圖片)

奧運比賽期間,陳若琳的媽媽專程從加拿大去到里約,為女兒打氣,觀戰緊張得落淚。奧運金牌亦讓陳若琳賺回親情。陳若琳賽後表示:「很小的時候媽媽就不在身邊,這樣大的比賽有她親臨,我覺得很幸運呢,未來要和媽媽去旅行!」

陳若琳和媽媽(網上圖片) 陳若琳和媽媽(網上圖片)

1992年出生的陳若琳自小便失去雙親的照顧。父母在她3歲時離婚,媽媽帶著她的哥哥移居加拿大,陳若琳只能跟隨外公和外婆生活,每年只能與母親見面一兩次。她小時候體弱多病,外婆視她為寶貝,為了幫她增強體質,在她4歲那年送她去江蘇省南通市兒童業余體校學習游泳。後來跳水教練高峰見陳若琳四肢修長,適合跳水,便讓她轉學跳水,用心栽培她。

小時候的陳若琳(網上圖片) 小時候的陳若琳(網上圖片)

很少小朋友會對跳水感興趣,但陳若琳看見選手在空中翻騰、轉體的英姿,覺得很優美,非常羨慕,令她對跳水的興趣更濃了。5歲那年她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看到選手跳水,她那時已經說:「我 一定要練好跳水,我要奪冠軍。」為了實現冠軍夢,陳若琳從小就表現出無比堅強的毅力。每天清晨她一起床就去跑步鍛煉,在400米跑道上一連跑十幾圈才滿足。運動貴在堅持,有付出就有收穫,她的體能日益增強,跳水成績也突飛猛進,很快便入選江蘇省體校,成為短期培訓生。

陳若琳(左二)與隊友的合照(網上圖片) 陳若琳(左二)與隊友的合照(網上圖片)

因接受集體訓練,陳若琳自小就要過著遠離家人的日子,鮮能與家人見面,只能偶爾靠電話通訊。跳水路上一直有外公外婆的陪伴和支持,外婆經常去體校探望孫女,送湯送水。外公則將孫女的成長經歷全部詳細記錄在冊,見證了陳若琳為了跳水夢而付出的努力。外公說:「沒有天才,天才都是苦練出來的。」陳若琳如今的成功背後,傾注了她多年來的汗水與淚水。

陳若琳和外婆(網上圖片) 陳若琳和外婆(網上圖片)

2003年,年僅11歲的她在全國少兒跳水賽上橫掃三面金牌;一年後,她更在全國跳水錦標賽「越級」挑戰,與李婷、勞麗詩等名將同場競技,奪得10米高台的第5名的好成績,並在2004年底成功入選跳水「夢之隊」。進入國家隊之後,陳若琳如雛燕展翅,一飛衝天,屢奪世界冠軍,被譽為「伏明霞第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08年8月的北京奧運會上,陳若琳囊括了跳水比賽女子單人10米台及雙人10米台的兩枚金牌。2011年她奪得上海世界錦標賽十米台單人冠軍,成為中國隊實現跳台大滿貫的第一人。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陳若琳成為了首位在奧運10米跳台跳水單人、雙人項目均衛冕的運動員,更成為中國代表團在奧運史上的第200枚金牌得主。同時,憑借這兩枚金牌,陳若琳也以四金追平名將伏明霞、郭晶晶和吳敏霞創下的紀錄,成為中國跳水隊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選手之一,更是其中獲得跳台世界冠軍最多的運動員。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然而倫敦奧運後,陳若琳遇到人生低潮,一度迷茫、失意,傷病和康復治療的痛苦令她想放棄,或者虛度光陰慢慢等到退役。她體重失控,日積月累的舊傷舊患佈滿全身,身上貼滿膠布。傷痛令她漸漸對訓練感到厭倦,她想逃避。

AP圖片 AP圖片

陳若琳回想起那段艱難的日子,說:「很難想象到底有多辛苦,因為受傷,我沒辦法正常訓練,而且如果訓練不順,也就無法發揮正常水準,那時候我幾乎要放棄了」關鍵時候,跳水隊領隊周繼紅點醒陳若琳,嚴厲批評她「不要以為自己有了以往的金牌和榮譽,就可以吃老本」,又反問她「有傷就不去堅持嗎?誰沒有傷,就你有?」回首當時頹廢的自己,陳若琳感激領隊將自己罵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備戰里約奧運的半年內,她刻苦訓練,實力和自信都急速回升,當年的陳若年也回來了。當她走下里約奧運頒獎台時難忍淚水,因為她已經近兩年沒有拿過冠軍了。她賽後說:「這4年太不容易了,因為傷病問題,就感覺是走不下去那種,現在終於堅持下來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十年前,陳若琳在世界盃上華麗綻放,十年後她在里約奧運會上完美一躍,超越前輩郭晶晶、伏明霞,並追平大師姐吳敏霞奧運五金王的卓越成就,成為跳水界一代傳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