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校】爭取校隊名義六載 慕德毽隊踢出冠軍求「正名」
「校隊」嘅名義,對某啲學校嚟講可能來得簡單,但對於慕德中學呢個3人足毽小隊,係奮鬥咗6年先有機會獲得嘅成果。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成為足毽學界的一股新勢力,這支隊伍於2018外展教練計劃足毽比賽,四強直落兩盤挫強敵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決賽同樣以兩盤取下福建中學(小西灣)奪冠。這座冠軍對他們意義非常,除了是因為在學界首度奪冠,這隊以「慕德中學足毽隊」名字上陣的球隊,原來並非學校正式的足毽隊,這座冠軍為他們帶來「正名」的機會。
「那次比賽贏了真的很有成功感,3年前我們還是不懂踢毽的人,3年後竟然可以贏到這場比賽。」慕德足毽3人小隊中的劉宇浩說。這支冠軍足毽隊由3人組成,分別是同為中五生而且同班的劉宇浩、鄭耀泓及楊力彤,舊生羅建亨擔任教練,就如劉宇浩所說,這支毽隊只成立了短短3年,但就闖上了學界之巔。
登頂背後,要煩惱的不是技術,卻是「成為校隊」這道關卡,3人所感受的不是單純的快樂,而是難以言喻的心酸。「不多不少都會有(惡劣)感覺,因為好像拿完獎回來,但沒有人知道,自己努力了這麼多,就是想要一個證明。」楊力彤帶出了這話題,鄭耀泓又憶述當初報名的情景:「我想以慕德足毽隊的名義去參賽。我們一開始去找體育老師報名時,都是『膽粗粗』去找她,又不知道她肯不肯蓋校印,始終是用學校名義作賽,怕她會覺得我們令學校的名字蒙羞,就似有種勉強要求他們的感覺。」3人看似是羞澀的青少年,然而當談到足毽相關的事時,卻是堅定無比,因為一個校隊之名,對他們來說是個肯定。
「就是自己3個互相支持堅持下去;關係更加緊密,不能失去大家;如果沒有足毽隊,我們甚麼都不是。」他們3人異口同聲的說,足毽隊是盛載著他們前行的小船,為了維持小船能乘風破浪,他們非常努力練習,別人一周可能練一天,但他們就練三天,最終為學校迎來一座冠軍,就是這份努力,終於令學校與毽隊的關係逐步築起橋樑。
「今個學年留意到這3個同學的小隊,主要原因是他們要請假,在上學日子去到北京參加全國踢毽比賽。」3人自發去內地參加第2屆亞洲青年少毽球賽「昊飛盃」,更獲得少年男子團體賽B組亞軍,目的只為練兵,這引起校長陳漢明的注意,近日更開始商討正式成立一隊足毽隊的可能性。
「直到最近我知道他們參加學界拿到一些殊榮,我更關心這三個同學的發展,邀請了他們3位來校長室傾談。我覺得既然他們這麼有興趣,而且教他們的都是師兄、是慕德同學,我開始跟他們了解踢毽運動在港的發展,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引入學校,成為學校將來發展的體育項目。」
校長又指,以往未能成隊的原因是因為人手短缺,要成為慕德中學的運動校隊,必須要有一名老師負責,而兩名體育老師現在都一人身兼數職。不過這個問題近日已解決,全因找到其他老師幫忙,甚至最後若真的找不到人,校長決定親身上陣:「其實校長也可以踢足毽,會不會首先由校長落水,與大家一起踢毽呢?」
追尋「慕德足毽隊」正名的旅途,其實並不是由3人小組發起,早在6年前羅建亨已為此努力:「我本身認識他們其中一位(鄭耀泓),他是我小學師弟,我自己想打比賽,要找多一個人,於是找了他,便再叫他找多一、兩個朋友去玩,跟他們便去了首次學界賽。」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
「我自己都希望學校組織足毽隊、已經有很多年了,始終我是重感情的人,我很喜歡一個團隊、一個隊伍大家之間有聯繫,而這個關係不只發生在學校以內,畢了業或許不是朋友,但隊友卻是一世的事情。」言談之間,可看出他與3人小隊一樣渴望追求組成毽隊,渴望甚至比3名學生更強烈,這個夢由羅建亨替母校出戰到畢業後從沒間斷。8年以後,他的心願終於有機會完成:「我自己是較愕然,因機會來得突然,算是成功的一大步,也證明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事是正確的。」
由羅建亨一人成軍,到現時有劉宇浩、鄭耀泓及楊力彤接棒,羅建亨坦言師弟們完成了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對他們是有期望的,我踢了14年毽,踢毽之路一直都不容易,我自己天份不高,加上身體有障礙令技術不易再提高,但他們資質天份都比我高。自己即使經歷過學界,但從未試過有3個完整的隊友一起比賽。」
「最近他們在外展教練比賽拿冠軍,我就從未試過拿學界冠軍,而那時就算在賽場旁一直指導他們,我都覺得自己比他們更緊張,到贏了的時候真的叫了出來。」時間只會順流,永不逆流,就如學界比賽一生人沒多少次機會。「他們擁有的,這一刻我不會擁有,我覺得自己算成功了一半。」羅建亨說。
未來有機會成立正式的足毽校隊,羅建亨最希望自己與3名師弟,將足毽之火傳承下去,不過,隊員們已是中五學生、所餘時間不多。「在他們已是中五生之際,知道學校有機會去做這件事,也是一個盼望、薪火相傳。隊員即將離開時有這個機會,希望這團火能在學校延續下去。」3人亦有一樣的心:「其實未來都想回來幫忙,如果有毽隊,都想培育新人,我們當初就是這樣被教練發掘出來,接下來都希望有新人像我們一樣,接觸後喜歡上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