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手帶助飛鏢玩家「出鏢更精準」 飛鏢工房創辦人徐詠琳:沒有機遇就自尋機遇

莊琬晴 @ UPower

做生意,最緊要肯試、肯搏、肯用心﹗要在香港發展飛鏢「沒那麼簡單」,但徐詠琳就是投入去拼!

「提起單手、輕輕把飛鏢拉後,瞄準分數再出鏢」,這就是飛鏢的基本步驟。有時候,單靠雙眼,未必每次都能成功擲到自己心中的目標,甚至令人覺得偶爾是「撞彩」。玩飛鏢是一項很個人化的運動,沒有教練在旁的指示,單靠自己的功力,然後在比賽過程中自行調整。香港飛鏢聯合總會副主席兼飛鏢工房創辦人徐詠琳(Jennifer),本身從事螺絲五金零件生意,但一次的主意,令她跟飛鏢結下不解之緣,更積極研發產品令飛鏢更普及,但她形容創業的過程不易走,亦絕對會感到孤單。

本網記者攝

徐詠琳絕對是一名「有諗頭」的生意人,「人無我有」就是其成功的創業之道。三年前開始經營飛鏢工房,Jennifer沒有容許自己原地踏步,公司的根基有了基礎後,今年更走在最尖端,跟團隊研發了手帶,不單只是飛鏢玩家的工具,任何拋擲類運動也適合使用。

本網記者攝

「很多時在練習飛鏢,都會憑感覺去做,但我相信在今時今日一個智能化城市和年代,我們都需要知道練習時做得好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否跟體力向方向有所關係。」徐詠琳說。「所以因應這個原因我就專注研發一個device (裝置),可以適合飛鏢或是玩拋擲運動的用家,知道每一次拋擲的數據,角度、力度及速度,幫他們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姿勢。」

本網記者攝

「我想如何去釐定數據的準確性。」「從無到有」這個研發手帶的過程,Jennifer花上了最長的時間去不斷進行測試。「雖然有讓飛鏢手試戴,但一直針對著基礎的問題去解決,尤其是角度、預計的拋物線,如何稱為精準的拋物線,其實都花了不少功夫、研究、data colllection (收集數據)。」徐詠琳說。

本網記者攝

由從事零件生意到演變成誕生自家品牌,Jennifer形容創業路很孤單:「創業最有挑戰性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你會經常感到孤單,因為你面對很多問題,而只有你一個窗口去面對問題。」縱使有一班團隊,但Jennifer坦言:「有多少個同事會跟你一起『食薯皮』、挨更抵夜幫你回答查詢?」走著孤單的路上並不可怕,Jennifer指:「當你不知道前路時,就不斷跟自己說是可以的,不行就要變,見機行事,亦都要準備迎接一個大機遇,沒有機遇就自己尋找機遇,讓人知道你的存在。」

本網記者攝

運動手帶早已在運動市場普及,但大多時都適用於跑步上,拋擲項目的手帶較具獨特性,Jennifer指:「當然如果市場沒有,我是第一人絕對有優勢,但其實這條路不易走,所以很多公司都選擇以賣東西去經營生意,但我相信一間有實力、一個有創意的團隊,絕不甘心只做『左手交右手』的生意,我個人覺得活得精彩、活得痛快都很重要。」

本網記者攝

Jennifer跟其團隊現進行網上眾籌,若你想給予支持,可到以下網址:https://goo.gl/BwzXQ2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