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電視夕陽斜
本地一家免費電視,最近更換名稱及台徽。於是一個纒擾多時的老問題又再被提起:究竟本地免費電視業前景如何?
記得約十多年前,個人評斷:「佘詩曼將係香港電視業最後一位花旦。」原因係過去只得兩家免費中文台,當中一個獨大。節目收視有30幾點算係基本盤。及後進入數碼年代,免費頻道增到11條,製作人永冇自動投降嘅道理,同枱食飯各自修行,每條頻道佔一兩個收視點,必然影響大台造星。何況當時上網費用開始下調,本地免費電視由相對封閉,類近內聯網傳播方式,不久就打開大門迎向世界。
網絡電視方興未艾,有水準製作多如繁星,且陸續有來。面對來自全球豐富內容,排山倒海般衝擊,如何招架?收看主導權已經由過往平台主導,轉到受眾手上。過去一家人共享一個接收平台,故而有段時期甚至流行講,手執遙控器者操電視業生殺大權;如今差不多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或多個電子設備,連遙控器也適時要入博物館,免費電視平台處境艱難可以想像。
當年大台靠電視劇海外市場掙收入,提高本地製作投資領先對手。除電視劇外,其他本地製作因缺海外市場收入,製作費只能塘水滾塘魚,惡性循環下,收視進一步萎縮,弱台最終偃旗息鼓。觀乎近日大台與內地網絡合流,爭取外來投資強化製作資源,是舊招的升級版。
反觀好些本地免費電視台,還寄望靠本地綜合製作,打開收視新局面。然而本地口味,有時效性的視象化電台節目,既欠海外市場,亦不可能拼到收視。相信大家還記得「帶住矛盾去旅行」?當年有噱頭有口碑,有討論性的製作,也打不開局面,少眾的社會性議題節目,是否有戰鬥力?答案早寫在牆上。
楊振耀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