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加速投資基建 大灣區海綿城市示範

關志康 @ UPower

我們生活在城市之中,遇上大雨、颱風等惡劣天氣,會很大程度影響到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以早前「山竹」為例,香港多處地方水浸,停車場遭污水倒灌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醫療急救服務中,在城市中穿輸猶如越野障礙賽,令很多有需要人士在緊急情況中難以得到及時的救治。

而這種不便,對於有「世界長壽之鄉」之稱的肇慶市鼎湖區是否會有更大的影響?據瞭解,肇慶是大灣區著名的旅遊城市,鼎湖區的鼎湖山也享有盛名,面對如此大比例的長壽人群,醫療及緊急救治服務顯得尤其重要,其中,交通便利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俯瞰肇慶新區

國慶節後,我有機會透過肇慶市政協的安排,考察了鼎湖區,其中的「海綿城市」概念,非常有趣。海綿城市,是內地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透過在城市地下建設巨型的管道網絡,就像城市建設在海綿之上,遇上雨水或者自然災害時,城市下方大大小小的地下管網就像海綿中的不規則構造一樣,能吸收或儲蓄一定的水,令到城市地面不會有積水或者污水。據瞭解,海綿城市能將75%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預計在2020年,肇慶市六個區域中能完成20%的改造,2030年將完成80%,政府共投入52億元人民幣。

肇慶新區規劃

以前回到內地,經常能看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挖路、修煤氣管、電線、水管等等的工程,非常影響交通。而一些電線橫架在路面或者大樓外墻,除了影響美觀,亦會被周邊居民認為有輻射等等。但在海綿城市中,大部分的管線都藏於地下的管網中,而且按照功能分出區域,如電線或者網線的電力艙、排污渠道的污水艙、供水的綜合艙以及煤氣的燃氣艙。管網艙體積巨大,類似隧道,可以供正常成年人在艙內直立行走。在艙內,日常有機器人巡邏,如遇上需要維修的工程,工程師只需要步行進入,即可在地下管網中進行維修,避免路面上的挖掘和影響地面交通。

海綿城市地下構造

前段時間,施政報告提到計劃將長生津貼透過廣東計劃或者福建計劃,擴至廣東及福建,而廣東計劃中的養老院舍,便是坐落在肇慶。相信肇慶海綿城市的建設,加上世界長壽之鄉的稱號,能讓肇慶在養老產業上面能有新的突破和收到關注,亦能減輕一些香港長者到肇慶養老對於醫療急救服務的擔心。

關志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