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貴精不貴多
潮流興極簡主義 (minimalism),由新派餐廳到穿著風格都推崇 “less is more”,「簡單就是美」。但是我們對生活,對下一代,卻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多期望。尤其是對年輕一輩,年紀輕輕之小學生的時間表就被排得密密麻麻,中學生每晚補習是家常便飯,而大學生邊讀書邊實習,蠟燭兩頭燒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對人力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乃無可厚非,但要求多是否就是要求高?
許多社會工作者似乎也意識到我們需要“do less”, 不要分散資源在大家都有做的事,集中火力開拓未有人做的領域 (所謂 “fill in the gap”)。早前到某知名社交網路團體和一班同工討論“教育和學習” 的議題, 便有人提出此點。
那究竟這個 ”gap (短缺)” 是什麼?又要如何找出?
首先,現時人人趨之若鶩的big data (大數據) 也許可以派上用場。透過分析不同領域人才的履歷,找出社會真正需要的技能和相應的資歷,無論對學校規劃課程和學生生涯規劃都有莫大幫助。確實,與其要學生參加過多雞肋的課外活動,不如從根本改變課程內容,加入更多實用和應用的元素。
其二,社會共創 (social co-creation)很講求用家體驗 (user experience),我們要提升社會服務質素,改善現有支援的不足之處,受眾真實的迴響,甚至讓他們直接參與規劃重之為重。但是傳統收集意見的方法離不開問卷調查,跨界討論,這種模式成本雖低,唯過於紙上談兵。假若由政府或其他機構提供資金,予民間團體和社企自由發揮,又可能缺乏宏觀和可持續的規劃。究竟政府應擔任怎麼樣的角色?
如果由官方團體擔任統籌的工作,固然能集中資源,放大服務規模,但制度化的副作用就是會產生距離,失去人與人之間的熱情。到底要如何取捨,還望聽到更多意見。
陳慧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