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港式安老院缺「人手」 大陸物聯網養老欠「溫度」

關志康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期盼科技能帶來更多希望!

一直以來,香港安老行業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照理一些能緩解人手壓力的智慧科技安老產品,理應應運而生。但到目前為止,香港的安老服務仍停留在個人關懷方面,大多還是人工服務,資訊科技的應用還比較少。反觀內地人工成本較平,人手比較充裕,隨著互聯網發展和政府政策支持,卻催生了不少這些智能養老產品,而且被廣泛應用,十分奇怪。

最近回去內地,經常聽到一個新名詞「物聯網」,互聯網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而「物聯網」則是物品和物品之間。

我認為,在養老市場中除了這類硬件支持外,還必須有軟件服務的支持。上星期五,我受邀到由廣東省養老協會舉辦的第四屆廣東省養老服務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養老產業實戰論壇,擔任演講嘉賓。我亦特別提到,提供養老服務,不能單單依靠硬件,還需要有優質、個性化的軟件服務,不能小看人力在養老服務中的重要性,而一些養老機構引入過多的智能化設備,到時缺乏「溫度」。

會後,我到展攤中與越秀銀幸總經理何洪濤交流,何總介紹,目前銀幸已經準備在廣州開第二家養老院,約300個床位,位置在廣州市海珠區的赤崗街道,位於老城區中,交通十分便利。從2017年開設第一家養老院開始,銀幸便累積了不少的老人服務經驗,目前與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合作,研發智慧養老的物聯網設備。

該套設備只有一隻麻將大小,貼在門、窗、床等生活設施上,便能檢測老人活動、出門、餐飲以及提供緊急呼叫(平安鐘)服務。現時面對的客戶主要是養老機構及大型養老社區,相信扎實的服務基礎與先進的智能設備,能為何總的養老院及養老服務增添不少特色。

物聯網對於內地人來說,可能已經非常熟悉,但在香港,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應用在安老行業中鮮有聽聞。我認為,智慧養老是未來養老行業的發展趨勢,但畢竟機器不會思考,安老服務需求因人而異,結合人的服務,才會令養老更有人性,更有溫度,這也是物聯網養老發展所要克服的難關。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