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一年級生的堅毅 珠海四子籃球與學業的成長哲學
經歷過籃球世界洗禮,來到大專迎接新生活,四子帶上在籃球場學到的堅毅,勇往直前。
大學「新鮮人」用以形容所有大學一年級生,他們年齡多為17至19歲,不過珠海學院就有四位特別的「新鮮人」,是四位來自甲一的球員。有留意今年籃球大專盃的球迷也知道,珠海成功殺入決賽,雖惜負城市大學摘亞,但成績突飛猛進,主因是甲一四子的加盟。他們就是蘇尚瀛、鄧志恒、葉俊傑及鍾俊昇。四人年齡介乎27歲至28歲,他們的校園生活與一般的「新鮮人」有何不同?以上故事,是屬於四位「大學新丁」平衡運動與學業的成長哲學。
未談校園生活,先講大專盃,「珠海四子」首年代表珠海上陣便奪得亞軍,成績較往年突飛猛進,然而對於四名目前在征戰甲一的籃球員來說,心情相對複雜,因爭勝心在身體裡蠢蠢欲動,葉俊傑指賽事精彩,但結果卻可惜:「每位運動員都是想以冠軍為目標,我們去到最後一關,就差一點拿到冠軍。」
不過一個大專系列賽,葉俊傑形容得到的比想像中要多:「拿到很多,一班同學及朋友的支持,我覺得打了一場精彩的球賽也很重要。」他更形容這是人生中的轉捩點,因為這是人生交叉點,從全職籃球員變為了兼職,更新增了大學生的身份,而大專籃球賽正是兩者的結合:「之前一路以來,可能應該打大專時卻沒有機會打到,到了這個年紀27歲了,再度投身大專及大學生涯,這個情況對我來說特別珍惜,可能是每場比賽、或上學跟隊友、朋友及同學相處時,比以往自己上學時更要珍惜。」
四子為何入讀珠海呢?鄧志恒形容是機緣巧合:「9月時知道有個機會可以再讀書,我們便把握機會。」四子自幼便一起打球,從香港青年軍,到四人去季均效力香港東方籃球隊,熟絡非常,在經過商量及考慮下,便一同選擇傳理系。不過要從籃球員的身份,再多加一個學生身份,鄧志恒坦言最初心情忐忑:「50、50吧,自己很久沒有讀書,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應付,這個機會又很難得,很感謝珠海書院給予機會。」
每天乘車上學、「Reg科」、聽教授講書,這些對大學一年級生來說都很新鮮,來到4月底,第一個學年即將過去,對於四子來說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初期感覺都是不習慣,鍾俊昇是1991年生,但現在身邊的學生卻不少是2000年才出生,的確是存在距離:「當初覺得會不會跟同學夾不了,可能會有點代溝或適應不到。」學習方面也不容易:「第一個學期,可能剛剛重回校園,很多東西我都不懂。」
然而經歷過運動員的鍛鍊,比起普遍較靦腆的新一代,鍾俊昇更清楚對課題若有一點不懂,對未來學業之路影響更甚,所以他採取的方法是不恥下問:「會問老師這個怎樣做啊、那個怎樣做啊。我覺得有點不明白,沒理由不未搞清楚就回家,所以主動一點問老師,或者問其他同學。」與其有怕醜跟別人談話的包袱,倒不如更認真、更積極的提問,課堂內、外都要問個究竟。
比起葉俊傑與蘇尚瀛,鄧志恒與鍾俊昇第一年的學業路更難行,全因兩人都要跟隨香港東方出戰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BL),與香港的籃球聯賽不同,他們需要在亞洲內到處穿梭,搭乘飛機到處去,鍾俊昇說:「搭飛機的時間都很辛苦,我們落機便要再練球,其後更要再上學,真的很煎熬及辛苦。」他又指能做的,就是在盡量在飛機上睡個夠:「睡到精神足以支撐上堂,上完堂後回家再算。」兩人一星期每天上堂,兩天在學校練球,晚上再去球會練球,全年無休。
不過即使辛苦,四人都表示除了練球或與比賽撞期外,未曾有走堂的想法,「學校都很好,例如我們有些早上堂,真的上不了,時間很不對或撞了,都有安排老師夾時間、安排補課,讓我們追上課程。除了練球以外真的沒有走堂,因為想完成課程,出席率在大學都很重要,趕到回來便回來。」鍾俊昇一言,或許與現今大學生的想法不盡相同,但是背後藏著的卻是辛酸以及成熟。
來到珠海讀書,四人在訪談中不若而同都說了兩個類近的目標,第一個是畢業,這是對於籃球員退役的保障:「現在我們出路是做紀律部隊或教籃球,我們都想更多選擇,你可能讀完大學,你可以做你讀的課程那份工,或者紀律部隊的幫辦,出路多很多,不用被括在框框裡只得某幾個選擇。」鍾俊昇說。
至於另一個目標,當然就是與珠海籃球隊有關,蘇尚瀛回想起由9月加入球隊,來到4月,一切都來得很快:「由我們開始第一堂練球,因為我們學校很少人打籃球,我們四個來時還有選拔,叫人來參加籃球隊,所有東西由零開始,結構上、組織上,真的比不上其他學校般有經驗。」故四人的甲一經驗,不只是以自身實力影響賽果,或是要有振興珠海籃球隊的想法。
「希望他們對籃球產生興趣,由今年開始到之後幾年都有進步。」蘇尚瀛直言經歷了一個大專盃,對於學校已培養了歸屬感:「我們都希望學校好,作為珠海的人,我們做得好時,別人看到都是榜樣,等於細細個看大哥哥做榜樣,更何況我們比Year4還要大。」籃球與學業就似是針線,編織出四人的新生活,同時也為珠海籃球編織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