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慈善項目 推廣跨代共融

@ UPower

世代之間出現代溝在所難免,但其實只要雙方都踏出半步,加強溝通、了解和互信,鴻溝便有望填平。香港賽馬會於復活節期間舉辦「同心同步同樂日」,透過多個適合一家大細參與的活動和遊戲,連結社區,宣揚「我做得到」的正面精神,鼓勵大家持續進步,並推廣跨代共融。配合同樂日主題,馬會同時舉行「同心同進‧跨代共融」慈善項目公佈儀式,希望透過跨界別協作,推廣跨代共融。

香港賽馬會主席周永健博士(中)、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左)、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兼兒童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羅致光博士(右)出席「同心同進‧跨代共融」慈善項目公佈儀式。

今次推出的四個慈善項目,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約六千二百萬港元,與學術界和社福界合作,為期三至四年,預計直接受惠人數達七萬八千人。

周永健博士認為,填平世代之間的鴻溝,有利香港社會長遠發展。

馬會主席周永健博士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馬會致力推動跨代共融,期望填平世代之間的鴻溝,有利社會的長遠發展。因此,馬會多年來支持不同類型的項目和服務,透過跨界別協作,鼓勵長者與年輕一代加强溝通,相互理解彼此的價值觀、彼此的需要及關注,促進跨代共融。」

活動當日,一班來自「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入伍登陸‧大Show動』計劃」、並曾接受舞蹈訓練的長者,在現場大跳K-POP舞,充滿活力。足證年輕人的玩意,長者也一樣可以全程投入。現年六十九歲、有份演出的林燕紅更獲契女、契女婿和契孫到場支持,欣賞其精湛舞姿。

林燕紅與近三十名長者,在活動上大跳K-POP舞。

林燕紅表示,參加計劃後變得更開心和健康,而且除學懂跳K-POP舞後,更了解到一些年輕人的話題,減少彼此之間的代溝。她又笑稱:「其實我比我的契女還要時髦呢!我和她是零代溝!」

林燕紅(左)和家人,與周永健博士合照。

馬會推出的四個慈善項目包括:

由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聖雅各福群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及東華三院合作的「賽馬會『長幼情』跨代共融計劃」。計劃將透過一系列社區活動,加強世代之間溝通,並鼓勵長者實踐積極晚年。

這些社區活動,包括由中大醫學院學生和一些來自北區和新界區長者們組成的「醫健探訪隊」,透過定期家訪及陪診服務,提升長者的自我照顧及健康管理能力。另外,又會邀請三代同堂的家庭參與製作生命故事冊,由年幼一代訪問長輩,以加深了解上一代人的成長故事。計劃又同時舉辦烹飪比賽、手工藝活動、運動課程等,透過不同的活動,促進跨代共融。

馬會希望借助各界不同力量,攜手打造跨代共融社會。

而「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入伍登陸‧快閃動』計劃」在意念上比較創新,由教練訓練一些「年輕長者」成為運動大使,之後會到社區中心向長者「傳授」健體運動和舞蹈的秘訣,「學滿師」後長者學員便會到不同地方快閃表演,與民同樂之餘,宣揚健康運動訊息。

羅致光(中)、林正財(右)和馬會獎學金得主葉雅緻,一起分享如何減少跨代隔膜。

最後兩個慈善項目都與戲劇有關。首先,由中英劇團主辦為期三年的「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將會由長者以口述歷史形式參與話劇表演,除了重現昔日社區珍貴歷史,讓下一代欣賞,亦延續老有所為的精神。

另外,由Empathy for the Eldery主辦的「賽馬會『童夢耆緣』劇場計劃」,為年青人及長者提供培訓工作坊,在導師帶領下共同策劃「長幼共融互動劇場」,將到本港九個地區,上演由真實故事改編及串連的劇目,讓觀眾穿梭於各個年代之中,反思跨代間思想之異同,了解每代人的經驗和價值觀,建立同理心。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