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興趣到追求入奧運 劍擊港將馬暤孜三個亞青一次成長

蘇顯博 @ UPower

劍技與學業,馬暤孜都有追求。

作為一個學生劍擊運動員,比起劍技,一個覺悟更加重要,等自己無悔無憾咁去追求劍道,同時亦唔放棄學業,兩者兼得。

2018年亞青賽少年組,馬暤孜獨攬女子佩劍個人、團體賽兩面金牌,成為賽事中其中一位擁有出色成績的香港劍手。2017年至2018年的兩屆學界女子佩劍甲組賽事,她亦替聖保羅男女中學披甲,連續奪得金牌,而今年她更奪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要在運動有成績,最好是盡早起步訓練,然而在重視學習的香港,如何才能文武兼備呢?馬暤孜曾三度參加亞青,同一個舞台,就讓她經歷了人生的大轉變,找到了現在的自己。

馬暤孜(本網記者攝)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是由該運動員學校所提名,每間學校僅有一個名額,故這表示馬暤孜被聖保羅男女中學認作為今個年度最出色的運動員。來到中六這年,她坦言開心:「之前都沒有試過被提名去拿這些獎,很新的體驗,中六拿一個運動員獎,就似是中學生涯完美句號。」

本網記者攝

訪問當天,馬暤孜穿上便服來到香港體育學院,即使曾奪得兩面亞青賽金牌的她,脫去劍擊服,都是那個如同眾多中學生的女孩,保留應有的稚氣。然而談到劍擊,她的樣子卻變得不同,眼睛流露出自信,她談夢想、談奮鬥、談戰役,但這一切都不是由小開始。如每位初學習運動的初哥,劍擊對最初的馬暤孜就只是個興趣。

「很久以前,我不太肯定,但媽媽跟我說,是在幼稚園三年級升小一時,我自己跟媽媽說想打,她問我原因,我說我在街上看到暑期班的海報,覺得好有型,我便問媽媽能不能參加,故一開始便打到現在。」馬暤孜最初的不是佩劍,而是花劍,她笑言自己是「For fun」的想法去練劍,只會在學界賽事前「抱佛腳」練習。直到升中後,馬暤孜成為了體院運動員,啟動認真且規律的訓練後,才正式踏上劍擊的征途。

本網記者攝

然而初中階段總是迷茫,探索的除了有劍技的突破,還有是人生目標。學業愈繼沉重,劍擊之路要繼續嗎?就在中四,馬暤孜參加了人生中首次亞青,對她來說這是個生命中的轉捩點,當時有教練曾對她說,她有能力打得好,然而在個人賽32強出局,她認為自己未有把握好機會,而來到個人賽之後的團體賽,只輸日本1分,當時在她心中燃起了一團火:「接下來那兩年便要彌補,更要證明自己。」

本網記者攝

所有運動員都倔強,為的都是要證明自己,而馬暤孜卻在此時遇上樽頸位:「在香港的分齡賽打得不好,那一刻我在想,會不會到頂了,會不會我不能再進步,加上那時很難不跟同學比較成績。雖然其他人跟我說我有劍擊,讀書時間少一點,會反映在成績上,那時我會想,是不是只集中讀書就算,那一刻是樽頸,兩樣都做得不好。」

亞青在她中五那一年再度來臨,馬暤孜成功突破,是靠著同學、隊友與父母:「跟同學與隊友談過,他們跟我說不要放棄,我都很慶幸沒有放棄,就如父母都很支持我去打劍,很慶幸有他們支持我去做想做的事情。」就如她之前說的,要在稍後兩年作出彌補,最終在2018年的一屆奪得個人銅牌、團體銀牌,今年更一躍升至兩面金牌:「這幾年的付出終於有收獲,團體賽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劍擊生涯中最深刻的經歷,現在重看片段都是很亢奮。」

本網記者攝

除了外力支持,馬暤孜的性格亦起了變化,從以往會偷懶、如普遍年輕人的自己,在知道時間一分一秒減少,為要追求文武雙全,她清楚不夠自律便要夠專心:「在做一樣東西時要非常專心,不要做無謂東西,有時會『Hea』,但之後會後悔。不過如果我有很多功課要交,剛剛那兩年我都不會跟老師說延期,我是一個學生也是運動員,便要負起兩個責任,準時交功課又不『Hea』做。」她笑言這種專心是逼出來,不能不這樣做,建立了一個知道要做一件事時便要立即做的性格。專注,或許亦對她的劍道帶來正面影響。

「可能要少點出街,週末留在家中做功課。」劍擊與學業會相互帶來負面影響嗎?馬暤孜坦言在剛剛的青年奧運會,便遭學業混亂思緒。青奧正好發生在10月,又她修讀的國際文憑課程,不是經「JUPAS」去報考大學,她報考大學的時間在11月前,整個暑假她都在寫論文以及個人陳述,故放少了時間在劍擊上:「去青奧不像以往在世青亞青般有準備,也反映在成績上,我記得在比賽時,都在想報大學。」最終馬暤孜青奧16強出局,「我覺得白白浪費了一生人一次的機會」。

本網記者攝

訪問當日為5月24日,馬暤孜就剛好在5月23日考完最後一科,從結果看,她捱過了學業與劍擊雙修的難關,她直言以往有時真的會想為何自己要如此辛苦,何不放棄其中一樣東西?不過她卻在劍擊帶來的疲累找到答案:「現在回想,是另一個成就。中間可能有些位置覺得很累,練完習要回去寫文,又要溫書,但我會想如果我喜歡劍擊,我去訓練的時間會令我開心,會讓我更有動力去繼續做功課,去溫習。」

本網記者攝

「我覺得我在做我喜歡做的事,一切都值得。」這名學生運動員闖過了中學考試,也參與過亞青、青奧兩個大賽,未來還有哪些目標呢?「我想去2024的奧運,要有成績才能在奧運打得好,我想佩劍像另外的劍種,受到一樣的觸目。」不讓男花與女重專美,馬暤孜最長遠的目標,是希望香港人記住「女佩」兩字。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