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社區醫療剛起步 葵涌康健中心可借鏡

關志康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我曾在本專欄提及到內地多個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廈門、廣州近年一直在擴展護理站,以上海為例,在各社區已經有370多個護理站。內地政府希望能利用護理站這個最小型的醫療機構,以較低成本解決地域廣闊而導致醫療服務無法覆蓋每一個社區的問題。如今,香港公立醫院人滿為患,亦希望借「醫社合作」達致社區分流。

內地政府希望能利用護理站這個最小型的醫療機構,以較低成本解決地域廣闊而導致醫療服務無法覆蓋每一個社區的問題。

9月底,香港正式啟用首間斥資近億元打造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中心位於葵涌九龍貿易中心,佔地約1,500平方米。為市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檢查、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等。目前主要接收由私家醫生、公立醫院(主要是九龍西聯網)等轉介的復康病人,首年估計為160名中風病人提供服務。

葵青中心屬於「公建民營」,由政府提供場地及硬件設施,再向社會招標營運。

葵青中心屬於「公建民營」,由政府提供場地及硬件設施,再向社會招標營運。運營方需配備行政總監和總護理協調員兩名主要人員,和另外最少十九名其他醫護人員、社工及行政人員的核心團隊。另需要最少十名註冊西醫,和最少二十名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藥劑師、中醫師等專業人士。醫生人手方面,會和葵青、深水埗、沙田等區域的普通科醫生合作,不會直接受聘於康健中心。如病人有需要,中心會轉介他們至醫生,以提供適切治療。

一年前。

葵青中心從招標到開始運營,足足用了1年時間。上年底,我曾到訪過廈門一間籌建中的康復醫院,當時只有一個辦公室,所有都是「毛胚」狀態,我在上月回訪時,每一層都裝修精美,且已經投入運營,速度之快讓我非常震撼。雖然葵青中心有計劃在一年內在五個葵青分區各設立附屬中心,但我認為應該盡快在全港佈局,加速籌建,及早為市民服務。

一年後。

有媒體曾對922名葵青市民進行調查,發現有73%受訪者未曾聽聞過葵青區將設立康健中心。新型醫療機構要在社區重新建立網路、獲得市民信任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有必要與早已獲得居民認受的社福機構合作,盡快接觸居民群組,在區內推動基層醫療。

雖然公建民營是一個低成本商機,但需承接一些社會義務,例如免費為一些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其次定價、收費等都會受到社會監管。未來政府有計劃將健康中心推廣至全港十八區,一些有社區服務經驗的人士不妨投標一試。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