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詩文走出「無法承受失敗」的痛苦:我的眼淚曾經都流在泳池裡

GGWP @ UPower

沒有什麼是一帆風順,也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

中國游泳隊首位大滿貫得主葉詩文選擇重回競技場,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想要真正面對自己,她說:「遇到困難,不要逃跑,如果我在泳池裡逃跑,將來我在學業、工作、生活中,都會逃跑的。」

23歲的葉詩文在泳池裡有著令許多對手絕望的後程能力,2019年7月,韓國光州游泳世界錦標賽上,她連奪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兩塊銀牌——200米混合泳她在最後100米從第八衝到了第二;400米混合泳前兩百米游完她僅排名第五,蛙泳結束後追至第三,100米自由泳是決勝衝刺,葉詩文在最後50米反超了一直領先於她的日本選手。葉詩文說: 「混合泳最難的是轉換。(蝶、仰、蛙、自)每一個泳姿的呼吸方式都不一樣,我的強項是蛙泳轉換到自由泳時比較好,而有些運動員是蝶仰轉換能力好,她們在前半程會領先我很多。」

網上圖片

16歲時,她曾在倫敦奧運會泳池裡掀起巨浪,成為世界泳壇歷史上年紀最小的奧運雙冠王(200米混合泳和400米混合泳)。混合泳是全能型選手的舞台,400米混合泳則是泳壇王者的角逐,它將四種泳姿的百米衝刺加在一起,速度、體能、經驗缺一不可,甚至連傳奇泳將菲比斯也感嘆,「在這項比賽中,你無法躲藏。」

葉詩文在自己的混合泳戰績史上創下了一連串的「最年輕紀錄」——14歲成為中國游泳歷史上最年輕的亞運雙冠王;15歲成為中國泳壇歷史上最年輕的個人長池世錦賽冠軍;16歲她榮膺世界游泳歷史上最年輕的奧運雙冠王,當年年底她在土耳其短池世錦賽(200米混合泳)奪金後又創下一個新紀錄,成為了中國泳壇第一位集齊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短池世界錦標賽和亞運會金牌的全滿貫游泳運動員。

但恐懼常常抓住她的心,她在鼎盛時期也對400米混合泳充滿畏懼,曾悄悄告訴父親「站在起跳台上,我的腳都是抖的。」

網上圖片

2019光州世錦賽是她時隔6年後重新登上世界大賽領獎台,許多人感嘆她終於王者歸來。她在倫敦奧運會後漫長的沉寂被業內人士和媒體做了各種分析——身體發育造成的體重增加、成績下滑導致的抑郁、多年超負荷訓練帶來的傷病等等。

「每個人說的原因我都認真聽的,我太想找到原因了!」葉詩文白天在水中浮沉,夜裡反復回想自己的訓練,「在腦海中竭力去改進完善每一個動作」,然而第二天下水,「怎麼也沒有辦法游得更快!」

2014年,父親葉青松看到她情緒抑郁幾近崩潰,鼓勵她去上大學,「跳出來看看,可能會看得更清楚」。2018年夏天她正式休學,全力衝擊東京奧運會,教練和父母都表示反對,她卻篤定地跳入水中,「我一直都是非常有主見的,這個決定是我自己做的,在學校辦完休學手續之後,我先去找教練,跟教練談完了,才告訴父母。」

這一次入水,她的目標是「擊敗心裡的恐懼」,這也是她找出的導致自己無法向前的真正原因。「其實我一直害怕的不是訓練的苦和累,倫敦奧運會後我最害怕的是輸!害怕自己不能拿第一!我痛恨第二名,如果我看到對手一直領先而我自己不能拿冠軍,在比賽進行中我就會失去勇氣和動力再拼下去。」

匈牙利名將「鐵娘子」賀絲素是葉詩文的最強勁對手,倫敦奧運會上賀絲素未能獲得獎牌,但2013年後她成為女子混合泳最具統治力的運動員,2019年世錦賽上她實現了400混四連冠的霸業。葉詩文說,「這麼多年,大家一直把我跟賀絲素在比,我以前特別害怕輸給她,現在已經釋然了,她的確非常強大。」  

 盡管媒體把二人塑造為「宿敵」,賀絲素對年少成名的葉詩文卻有著頂級運動員之間的默契和理解,葉詩文剛宣布自己正式復出,她就隔空送上了祝福,「我希望她能夠繼續堅持。她在年紀非常小的時候就成為了奧運會冠軍,之後還要繼續達成外界的期待一定相當艱難,她可能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如果還熱愛游泳的話,她就一定會繼續。她打破過世界紀錄,也登上過奧運會最高領獎台,所以對她而言,單純的享受游泳這項運動才是最重要的。」

網上圖片

從恐懼到享受,這是葉詩文真正的轉換挑戰!「我真是好不想游400米啊!」倫敦奧運會400混決賽前,葉詩文不停地重複,「我一緊張就愛說話,當時我隊友李玄旭也進入決賽了嘛,我就不停地跟她說話。」「你不想游誰還想游?」李玄旭安慰她,「世界紀錄在你手裡。」

「我那時候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壓力,就是怵這個項目,太累了,平常訓練每天都要練一萬米以上。」倫敦奧運會前葉詩文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最大的願望是比完賽回杭州休息,「對比賽成績有期待,但是並沒有那麼大的信心,也沒覺得有特別大壓力,那時候年紀小,總覺得奪金的重擔還是在哥哥姐姐們身上。」

400米混合泳金牌到手,葉詩文說:「除了高興還是高興!」父親葉青松在家裡守到凌晨看電視直播,「孩子拿奧運冠軍當然開心,但是當時也的確有點擔心,這麼小就走到巔峰,將來的路怎麼走?」他最擔心的是孩子年紀太小,「心智與成就不匹配」,葉詩文5歲學游泳後,他就慢慢辭去了工作,「每天都需要接送,我們家也沒有老人幫助,總歸需要有一個人付出。」「她練游泳才半年,啟蒙教練就跟我說,『這個孩子將來是可以去比奧運會的』。」

靠著成績和天賦,葉詩文在人才輩出的游泳大省浙江迅速嶄露頭角,10歲就進了專業隊,「當時我和她媽媽其實也挺矛盾的,競技體育這條路風險很大,這麼小就進專業隊,放棄學業,將來要是練不出來,再想回頭就太難了。」好在孩子有天賦又肯用功,徐國義教練在倫敦奧運會後接受采訪,特別誇獎葉詩文的態度,「從來不會偷懶,讓她游一萬米,她一定游到一萬二千米。」

網上圖片

葉詩文說:「我特別依賴我們教練,所有的訓練我都竭力去做到最好,如果教練批評我一句,我會哭一整堂課。」

14歲她拿下一系列全國冠軍頭銜,又在廣州亞運會上勇奪兩金,當年歲末她在迪拜的2010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上,贏得了200米個人混合泳及400米個人混合泳兩項亞軍,「兩個都只輸了零點幾秒,」對於新人來說,首次出戰國際大賽就有銀牌入賬應該滿足,「但我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從那時候起,我就痛恨第二名。」

掛上倫敦奧運會400米混合泳金牌後,她這根「不能輸」的發條擰得更緊了,「200混是我強項,400混拿了,200更不能輸了,那時候其實壓力很大。」

中國隊只有她一個人進了200米混合泳的決賽,檢錄處各國名將拍打著大腿肌肉打量著這個兩天前剛剛創造了賽會奇跡的中國小女孩,「她們可能是在放松,我就覺得像是示威,我好怕呀,渾身都在抖。」顫抖著投入戰鬥,她從水裡又撈出一枚奧運金牌。

2013年巴塞羅那世錦賽,葉詩文200混僅獲得第四,400混更是跌至第七,老對手賀絲素贏得兩金一銅;2014年葉詩文扭傷腳踝,一年後的喀山世錦賽,她已經退出一線選手的序列,400混未能進入決賽,200混預賽成績第八,驚險獲得決賽資格。「最開始輸的時候,我會騙自己,這只是一場比賽,我只是這一次沒做好。」當失利成為常態,她慌了。

她的睡眠越來越差。「有天半夜了,她從隊裡打電話回來,在電話裡哭,『爸爸,我睡不著,我好難受!』」葉青松聽著孩子在那頭的呼求哭喊,感到自己「心在攪」。「小葉子是非常堅強的,她從來都是自己扛,我知道她一定是再也扛不住了才給家裡打電話。我一直都在安慰她,但安慰的話,那麼蒼白。」

「其實爸爸的話是很寬慰我的,教練也跟我說,『你不用這麼痛苦,你已經拿到過所有的冠軍了,在游泳上,你應該沒有遺憾』,他們鼓勵我去上學,去開始新的生活。」

網上圖片

徐國義教練為心愛的弟子親自挑選了專業,2014年9月,葉詩文成為清華大學法學院的一名新生。16歲登頂奧運,18歲進入名校,這看上去是成名趁早,啥也不耽誤的完美演繹,但葉詩文知道自己是逃上岸的。

令她抑郁不振的不僅是戰績,更深的痛苦來自於失控。「無論我怎麼努力,我不能再前進了,」她害怕比賽,「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了,前半程一落後,我就怕了,覺得自己追不回來。我是奧運冠軍,我只能拿第一,拿第二就是輸,媒體又會把我跟永不失敗的賀絲素比……」

「我特別要強,從小我想得到的,我沒有失敗過。」她甚至不敢與自己在水中一閃念的恐懼「對視」,「我會翻出自己原來的比賽視頻看,越看越絕望,覺得自己永遠都游不了那麼快了。」她覺得自己卡在了水中,她不能夠再像小時候那樣在訓練課上哇哇大哭,她的隱忍讓葉青松心痛,「爸爸,我戴著泳鏡在水裡哭,我的眼淚都在泳池裡。」

「我們當時希望她上學後跟這個環境脫離一下,」但治愈是漫長的,葉青松也只能禱告孩子可以慢慢熬過這艱難的成長。「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心態也有一個調整、修正的過程,」葉青松感慨競技體育的殘酷和現實把家長們也捆綁了,「孩子在意成績,我們也特別在意成績,拿成績就高興,沒拿到獎牌就失望,坦白說,我們也有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好像變得特別功利。」

當勝負統治了一切,他感覺自己也陷入太深,他用一個榮譽櫃收納擺放葉詩文出道以來所有獲得的獎牌,「孩子為了金牌那麼痛苦,可那不是一切啊!」他自己也把關注焦點從爭金奪銀轉向孩子的成長,「沒有人可以永遠做運動員,我希望她從這段經歷裡得到的不僅是獎牌,希望她有韌性,經得起起伏,更希望她越來越淡然。」

網上圖片

葉詩文說自己完全OK,「這兩年,我是真正好起來了,我把自己真正放下了。」

倫敦奧運會上她從水中躍出時,一片驚嘆之中也有不少西方媒體質疑她是否服用了興奮劑,此後多年戰績不佳,也使得這樣的聲音持續不絕。「這些其實我都沒有在意過,我也不會為這樣的猜測生氣,更不會去過多解釋。只有那些真正說中我的問題的,比如說我游得沒有過去快了,說我成績不好了,這些才是事實,才會讓我難過。」

幾乎所有采訪她的記者都留意到了她這幾年的變化——變瘦了,變美了,變淡定了。父女倆都把變化歸結為「去清華讀書」,媒體也把「美女學霸」的封號給了復出後的葉詩文,似乎是學業和生活上的成功使她獲得了從容自信。葉詩文笑著搖頭,「學業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個挑戰還在,是我結束運動員生涯後必須要面對的。」「她剛開始上學的時候特別不適應,清華人才彙聚,她學習上跟同學們的差距,比泳池裡跟隊友的差距更難彌補。」葉青松那個時候沒少聽葉詩文在電話裡訴苦,「她說學習太難了,還不如回去游泳呢!」

葉詩文是清華校隊的隊員,每天都會下水游一個小時,「訓練量跟在專業隊完全沒法比,但是也可以幫助我保持水感。」在水裡,她感到久違的自在感,「跟學習相比,游泳我肯定更有天賦,那時候我就覺得一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實在是一種幸福。」

更大的一個發現是「自己還愛游泳」,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葉詩文每天在手機上看直播,「隊友們贏了,我比他們還激動!」這種幸福感讓她想起小時候在水裡的許多快樂。她喜歡上游泳是從一個美好的夏天開始的,那時她還不會游泳,爸爸帶著她和表哥表妹去千島湖玩兒,「爸爸給我套個游泳圈,讓我泡在水裡,啊!我現在都記得那種感覺,又涼快又自在!」

葉青松也很懷念葉詩文初學游泳的那幾年,沒有任何競技的壓力,「每天我去游泳課外班接她回家,她都那麼開心,她喜歡游泳,對她來說,兩個小時的訓練就是在水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後來這種單純的喜歡和快樂就越來越少了,」葉詩文一度以為自己不喜歡游泳了,「我忽然意識到其實我非常喜歡那種單純專注的生活,只是前幾年在低谷的時候,把結果看得太重,想從水裡得到的太多。」  

網上圖片

她心裡有了一個強烈的願望,重新回到泳池,「不是像我頭幾年那樣邊讀書邊比賽,我想休學,專心備戰東京奧運會,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了。」沒有一個人支持她,運動員是一個注定要結束的身份,更何況她曾經獲得過一個職業運動員所有的榮耀。「你瘋了!就是賀絲素也不可能一輩子游下去啊?」朋友和家人怕她復出是出於好勝心和賭氣。

葉詩文卻說:「我是不甘心。但是我休學不是因為哪個對手,而是想要戰勝我自己心中的恐懼。」選擇重回競技場,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她想要真正面對自己,「遇到困難,不要逃跑,如果我在泳池裡逃跑,將來我在學業、工作、生活中,都會逃跑的。」「其實我狀態不好那幾年,大家給我找各種原因,我也不能說哪些不對。但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心態,比賽中,哪怕幾秒鐘的猶豫,意志上的動搖,都會改變結果。」

網上圖片

競技場上結果定義一切,也解釋一切,這曾經讓她感到委屈和無力,但現在她知道,「周圍人都那麼說的,也不見得是對的,他們更多是看到結果,而我自己,才知道所有的過程,只要這個過程中我是堅定的、完全投入的,我就可以對結果釋然。」

光州世錦賽的兩塊銀牌讓聚光燈又打到了她身上,實際上,她的回歸上升之路從備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就開始了。

2015年,在葉青松的支持下,她做了腳踝手術,徹底根治腳上的傷病,「沒有一個人相信她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但她拄著拐杖一天都沒有耽誤,七個月完成了恢復,獲得了奧運會參賽資格。」葉詩文曾經跟父親一樣,認為參賽就是成功,但今天的她心態更為強大,「那時候我還是太想證明自己了,其實如果心態好,泳鏡進水這樣的問題就不會在決賽出現,即便出現,我能力夠強,也可以不受太大影響。」

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葉詩文也參加了,遺憾的是無緣200米和400米混合泳兩項決賽,這也是她出征世界大賽以來的最差戰績。「當時就覺得這麼一邊上學一邊比賽,是不行的,必須下一個決心,全力衝擊東京奧運會。」

網上圖片

她非常清醒,自己現在的實力也只是有能力在東京奧運會上爭奪獎牌,「我曾經那麼痛恨第二名,但是現在我已經把自己歸零了,那些成就都是過去的,在沒有人再稱我為『天才』、沒有人鼓勵我的時候,我自己知道自己很努力,我很強!我回來了!」

「我現在真是享受每一堂訓練課,以前怕得要死的400米混合泳,現在練起來特別有動力,因為想知道該從哪裡改進,每一點兒開竅,都會特別快樂。」

葉詩文還想從這池水裡得到什麼?她說:「我已經得到很多了,專注力、執著,還有內心的堅韌。這種抗壓能力是我們做運動員最寶貴的一點,就算以後退役,會遇到很多挫折,很多困難,我也可以去承受。」

Tagged:

Facebook Convers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