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步劉虹「歸來」 重新出發不是為了重復過往
每一步,都將會是新的開始。
3:59:15,即將年滿32歲的媽媽選手劉虹在復出第三場比賽將女子50公里競步的世界紀錄提高了足足5分鐘。里約奧運摘金成為中國田徑史第三位大滿貫得主後,她選擇淡出觀眾視線,回歸家庭,與丈夫迎來家中另一位小生命熙熙。兩年沒有參賽露面,這被外界很多人解讀為「劉虹退役」,其實她只是想暫時休息一段時間,現在她用世界紀錄和世錦賽冠軍華麗轉身歸來,故事有了新的開始。
「在拿到夢寐以求的奧運冠軍後,我感覺需要讓自己休息一下。這兩年我也在反思過往,奧運冠軍的頭銜似乎衝淡了我身上競步運動員的標簽,但其實我更希望人們知道我從事的競步同樣很美。我還深深熱愛著田徑,也想為競步做點什麼,所以我回來了,與我的家人一起。」
劉虹的女兒現在分得清媽媽從事的是競步了,兩歲多的寶寶從小就跟著媽媽四處征戰,從宣布復出的那刻起,熙熙就一直相伴在她的復出之路上。小女孩起初分不清競步和跑步,只知道劉虹是運動員,每天都在訓練,這也正是促使劉虹復出的一個因素,她希望等孩子長大了不僅知道媽媽是奧運冠軍,而且知曉她從事的是競步這個項目。
2017年、2018年,劉虹沒有任何競步參賽記錄,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家庭,帶著女子20公里競步的世界紀錄和世錦賽、奧運會等眾多世界大賽的冠軍,就此離開賽道其實生涯也是堪稱完美。這兩年她不再是一個上場博弈的運動員,但並未離開競步,從「局外人」的角度看了很多比賽,發現自己對比賽大局與節奏有了新的認識,渴望再次獲得勝利的衝動也一直在心中縈繞。
重新復出的決定對劉虹來說冒著很大的風險,已是32歲的老將,按慣例看已經是過了一個田徑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段,而且剛剛生過孩子,兩年的時間都沒有系統訓練。但劉虹復出僅9個月就破了世界紀錄,霸氣宣告自己王者歸來的同時,背後是人們看不見的汗水與付出。
劉虹曾多年在意大利訓練,在那邊一起訓練的一些歐美女選手看待生活與競賽的態度對她產生了很大影響。那些選手在該生孩子的時候就回去生孩子了,孩子稍微大點又回歸訓練,家庭與訓練都能很好地兼顧,而且她們的耐力水平也都可以恢復得很好。
不少人認為劉虹產後再復出,作為一個老將,又是女性,再回到以往的水平很難,但劉虹自己並不覺得,首先性別是不需要刻意區分的一個事情,只要是在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而運動員本身就是在不斷地面對挑戰,她覺得就算結婚生子是一種挑戰,也並不比其他的更難。一個人其實可以是多重身份的疊合,她也越來越適應在其間切換。
丈夫劉學最初是國家隊的隊醫,頭腦清晰善於思辨,工作久了,對競步與整個田徑運動都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此後他逐漸轉換身份成了一名教練。在劉虹宣布復出後,作為最了解她的人,劉學成了妻子的教練。劉虹在里約奪冠前都跟著世界頂級教練在訓練,選擇丈夫作為教練也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但夫妻二人的默契與互相信任卻是其他任何訓練組合都無法達到的。
並沒有成熟的模板可以效仿,劉虹在探索中度過了恢復訓練最初的9個月。前期她花了很大力氣在斷母乳與減肥上,當時肌肉水平嚴重衰退,體重也達到了56公斤左右(現已恢復到48公斤),開始的三個月訓練以瑜伽為主,配合少量跑步機競步,恢復基本體能,後期再上高原,訓練強度逐漸過渡到巔峰狀態的70%左右。
縱然彼此間有深厚的信任與默契,正式訓練後二人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劉學的訓練設想在劉虹身上只實現了部分。二人更像是合伙人而不是傳統的教練與隊員的關系,攜手向前探索,劉虹以往的經驗已經讓她走到了競步之巔,如若復出後思路沒有突破,那就只是又重復了一遍過去,要想超越就不可能了。讓劉虹跳出競步,嘗試不一樣的路徑與探索新的未知,正是劉學開放性思維的價值所在。
「我不能只是生孩子,還得養孩子,陪她一起成長,這樣才是完整的生活。」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夫妻二人都無法預料,但這恰恰是歸來的意義,帶著熙熙、訓練、生活、追逐新目標,不再重復過往,講述新的故事。
劉虹1987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2002年進入廣東省田徑隊,初進隊時最大的想法只是能夠留下來,就算是有了工作,那個時候對世界冠軍還沒有什麼概念。2005年,劉虹進入國家隊,隨後她傳奇的職業生涯便開啟了——參加北京奧運會、全運會冠軍、亞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奧運會冠軍、世界紀錄集於一身,任何一項拎出來都是許多運動員一生的追求,不過劉虹對於競步與自身,有更多的追求。
雖榮耀加身,但被人提起的時候,人們關注更多的是奧運冠軍這個頭銜,自己從事的競步項目受到的關注度卻不足夠。競步項目是一個冷門運動,劉虹也能清楚地看到。而自己的一切都是從事競步才得到的,身為這項運動的領軍人物,她覺得總該站出來做點什麼,當然幾年後自己終會離開賽場,但為競步發聲,必須從現在就開始了。
「競步是一項充滿古典美感的運動,追求速度感的同時又有很嚴格的技術動作限制,天然的矛盾氣質更加考驗運動員的專注度、策略分析與比賽臨場判斷。」
起源於英國,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的競步,不夠古老但確實稱得上古典。競步本身一直也受到合理性與價值的質疑與討論,無論其在未來如何變革,劉虹想做的就是讓更多人知道競步這項運動,盡管從「普世價值」的角度來看,技術性的門檻限制了很多人參與競步,但項目本身的韻味與美感,是她想通過自己創造的成績與努力展現給大眾的。回過頭看,絕大部分的體育運動走向大規模商業化都很艱難,但這絲毫不妨礙人們對其產生熱愛。
對於競步的價值、意義,丈夫劉學思考了更多,也面向行業和公眾發出了更多的聲音,他的公眾號「走大福」發布的內容,充滿對競步與變革的思考。劉虹相對就想得少了,淡出的兩年也是調節的兩年,心中其實並沒有退役的想法,現在回到賽場,那就為競步和後輩運動員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以往劉虹訓練,全都是隊裡保障,一切都是專業運動員的模式。在休息的兩年裡,她參與了幾場路跑與越野比賽,接觸到很多大眾運動愛好者的故事讓她有了更多的啟發。忙碌面對如山工作任務仍舊堅持鍛煉完成全馬的友人、輕松完成背靠背全馬的民間大神、不知道名字但記住了對比賽無比專注神情與享受的小伙子,這些普通人的訓練方法與參賽態度,讓她腦海中出現了以往從未有過的新東西。
「這些普通人的經歷對我有很深的觸動,他們沒有那麼完備的訓練保障,卻能在有限的條件下訓練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他們專注比賽、享受比賽的感覺。」
以往的劉虹,身上運動員標簽明顯,無形的一股緊張感一直伴隨著她,似乎不是冠軍,自己的體育價值就得不到真正體現,人也特別疲憊。
但在意大利訓練的時候,劉虹接觸的運動員不是這個想法,她們更多地是去享受比賽,即使不能獲得名次,但只要實現了自己的突破,甚至是能夠參加比賽、完成比賽,在她們看來就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情。以普通人與運動員為鏡子,復出後的劉虹再也「不怕輸了」,以往參加比賽,她考慮更多的是「競」,一切汗水都是為了得到第一;現在更多的是「走」,她不再害怕輸掉比賽,而是去享受其中的過程,向大家展現這項運動的魅力。
12歲接觸競步,15歲南下廣東,穿著隊裡發的一身衣服,劉虹在深圳的田徑場與道路上年復一年地行走,她經歷的每一個場景,都刻上了競步的烙印。
復出的第一年,劉虹先破了女子50公裡競步世界紀錄,成為這一項目女子「破4」第一人;她又在多哈世錦賽高溫的午夜,奪得女子20公裡競步冠軍,與隊友一起包攬前三。從2010年6月開始,劉虹在她所有參加的比賽中都進入了前三席位,這或許是她比任何一個冠軍都更難的成就。她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劉虹用自己的持續高光表現告訴你——那就期待下一場,這也讓人們對她在原定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的表現充滿遐想。
隨著東京奧運會忽然宣布延期、各類賽事紛紛暫停或者取消,劉虹一家也成了「受害人」。推遲一年意味著訓練的安排需要全部推倒重來,而生活的變動也顯而易見。原本計劃在東京奧運會後定居深圳的劉虹一家,現在為了訓練,索性在雲南呈貢的訓練基地附近租了個大房子,把孩子老人都安頓下來,一家人會在那裡度過未來的一年多,女兒熙熙也就進入當地的幼兒園了。訓練與生活依然沒有分開。
剛復出的時候,劉虹在操場或是公園訓練,學哥就會帶著女兒在路邊守候,遇到出去參加比賽,劉虹一大早就要起來給熙熙穿衣服,准備她出門的一大堆東西,然後再准備自己比賽要的東西,比賽的時候學哥就帶著孩子在賽道邊等她完成比賽。家人的陪伴不是她復出的唯一動力,但絕對是讓她能夠摒除雜念,全身心享受比賽的最大支持。這些訓練比賽的細節,她都會在個人的公眾號「我是劉虹」上大方分享出來。
「每個階段的運動員理解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很多東西一定要自己去體驗,但我畢竟有這麼多年和大賽的經驗,現在作為媽媽選手復出也是一種探索,分享出來希望能為新一代的運動員解除一些困惑與苦惱,讓更多人因為劉虹認識競步。」
對競步,劉虹有一種真誠的熱情,她在競步路上「走」了21年,從進入國家隊開始成名,到里約奧運登頂,又在淡出賽場兩年轉身歸來,她的經歷與成就本身就早已成為跨越時代的傳奇。競步的甜頭和苦楚她都嘗過,在完成最初的至高目標後,曾後退一步,她生活的每一個關頭,競步都在。每一步,都是新的開始。